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文化子长 > 正文
赵通儒简传
时间:2019-03-05 17:03:33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赵通儒,字仰普,化名宋之元、匡中等,绰号聋子、博士、图书馆。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10 年生。1924 年在绥德四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陕北入团最早的十人之一。1925 年转党。1926——1927 年底,任中共绥德地委常委、青年委员兼团地委书记等职。1927 年春,在他建议并操作下,中共绥德地委将陕北 23 县教育局长全部换成党团员,使我党完全掌握了陕北的教育阵地。同时,他反对地委领导人公开党员的错误主张,坚持隐秘,准备逆境,使大革命失败后党在陕北未受到彻底摧残,保存了党员干部和群众。这两个因素,成为陕北党从 1927 年坚持到 1933 年底土地革命大爆发的主要原因。大革命失败后,陕北党组织与北方局、陕西省委失去联系,赵通儒成为被井岳秀通缉的第一位共产党人。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未得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主动工作,只身抱病,赤手空拳,奔走各地,重建了近 20 个县的党团县委、区委及支部,为党在陕北的生存,做出了续绝存亡的贡献。他首先恢复了绥德党团县委及下属五个区委,参加清涧起义未果后,遍走绥德、横山、米脂、榆林、神木、府谷、佳县、吴堡等地,又给三边、延安、安定、清涧等处写信,恢复了各地的党团县委、区委组织。1928 年初,赵通儒在绥德与省委派回的杜衡接上组织关系,商定成立陕北特委,并全面承担了筹备工作。春,中共陕北各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绥德西川南丰寨古庙召开,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委和青年团陕北特委,赵通儒任特委农运委员兼绥德县委书记。夏,他领导绥德人民开展了城区农民抬龙王斗县长、四十里铺抗杂税、义合抗烟亩等斗争。秋,在米脂中秋节事件中,他最早发现敌情,主张转移,遭杜衡反对,致使杜衡、焦维炽、贾拓夫被捕。危急关头,他沉着应对,组织人员转移文件,安置代表,处理善后,召集未被捕人员在苗家坪召开会议,恢复了特委工作,保全各县未受破坏。1929 年初,赵通儒筹备、参加了中共陕北各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张家渠会议),会后任特委职委、南路特派员,领导清涧以南 13 县的
工作 ;兼任清涧中心县委书记,全面负责清涧、安定、延川、延长、延安 5 县工作。不久,与谢子长、白明善等召开清涧高杰村会议。之后,主持召开清涧 5 县(区)委书记联席会议(耙子山会议),推动了各县工作,策动了后九天起义。1930 年农历正月上旬,赵通儒与谢子长、白明善等召开安定枣树坪会议,被任命为陕北特委派赴河北代表,赴北平寻找北方局,恢复与北方局的关系。他不负重托,于农历四月就恢复了北方局与陕北的直接联系,还在北方局帮助下恢复了陕西省委,并恢复了陕北与西安、北平的关系。后又恢复了上海党中央与陕北的关系,建立了江西中央苏区与西北的联系。
   赵通儒在北平学习工作五年之久(1930 年春——1935 年春),公开身份为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学院(后改为法商学院)学生,先后在中共顺直省委、河北省委、华北赤色互济会党团等部门工作。他一边刻苦学习,秘密工作,一边公开活动,把许多来北平的陕北青年学生打入全国各地,还为陕北输送了很多干部。1930 年冬,他将白明善、谢子长调到平津,参加了清算盲动路线的会议。九一八事变后,他首先提出抗日主张,策动青年学生发起“卧轨”“请愿抗日”运动,后来一直蔓延到华北、华南。1932 年初,北方局迭遭破坏,李馥华、李力果等党员向河北省委、北方局建议,由赵通儒出面负责北方局工作,并推举李馥华当面征求意见。赵通儒婉拒了同志们的好意。1933 年春,赵通儒奔赴冀东,在国民党 84 师高桂滋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并在该部中树立了威信。他和乔国桢把上海受训的谢子长、阎红彦要回北方,一起参加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赵通儒提
出了“抓基本群众”和“向冀东 22 县发展,扩充武装”的正确意见,未被接受,返回北平。察变失败后,他接应、安置了谢子长、白坚等同志,分析全国形势,促成谢子长下定返回西北的决心。
   1935 年春,赵通儒任北方局派赴陕北特派员,回到陕北苏区,传达了中央《关于将土地革命与抗日运动联系起来的决议》,以及要陕北给北方局送人送钱,接济北方局渡过困难的指示。之后留在苏区,领导开辟了经济战线的工作,任陕北省苏维埃国民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成立了财政部、贸易局和银行,发行了钞票,推动根据地经济战线各项工作迈入正轨。延长解放后,他顶住了破坏石油厂的错误命令,释放外籍技术人员,保护了石油厂,粉碎了敌人散布的共产党“只搞破坏不搞建设”的谣言。
    1935 年秋,赵通儒顺应人民意愿,三次请缨解放瓦窑堡,终获同意。西北工委成立瓦窑堡革命委员会和瓦窑堡围城总指挥部,任命赵通儒为主席兼总指挥。他组建了西北军委警卫团,灵活运用人民战争方法,围困解放了瓦窑堡这座陕北军事重镇和中心城市,壮大了西北红军,筹款 10 万余元,取得了与劳山战役齐名的空前大捷。
    瓦窑堡解放后,赵通儒任陕甘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北省苏维埃秘书长兼国民经济委员会主任、瓦窑堡市副市长等职。党中央进驻瓦窑堡时,他担任迎接党中央的招待委员会主任和欢迎委员会主任,妥善安置了各中央机关,解决了衣食住行等问题,保证了党中央的休养生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成立时,赵通儒任办事处秘书处处长。
     赵通儒还是陕北同国民党进行统战工作的开拓者。瓦窑堡围城前,受命以西北党政军全权代表身份,与驻瓦窑堡的国民党军 84 师 500 团团长李少棠谈判,成为西北革命史上的创举。党中央进驻瓦窑堡后,被任命为中央白区工作部北路工作处处长。外交部成立后,又被任命为北线主任(南线主任为李克农),负责对 84 师高桂滋部和 86 师井岳秀部的统战工作。
     1935 年底,赵通儒三次与 84 师代表秘密谈判,达成了秘密文字协议。中央政治局对这一成果高度重视,毛泽东亲笔致信高桂滋。后来,84 师虽没有“通电起义参加红军”,但实现了停止内战,稳定了根据地的北方战线,为红军东征和西征解除了后顾之忧。
      红军西征时,赵通儒被调到陕甘宁省委,后被高岗调去从事蒙古族工作,成为我党少数民族工作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1936 年任中共蒙古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37 年任中央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蒙民部副部长。1938 年 11 月,陕甘宁边区党委成立中共伊盟工委,赵通儒任书记,对外称八路军留守兵团驻伊盟联络参谋处上校参谋主任。1939 年底调回延安。1940 年任延安蒙古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蒙古文化纪念馆馆长,东亚各民族反法西斯大同盟主席团主席。1941 年 8 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45 年 2 月,西北局重建伊盟工委后再任书记,兼边区民委城川办事处主任、民族学院主任。1946 年 10 月因起义部队反水被捕,押送榆林。狱中囚禁三年,坚贞不屈,备受折磨,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49 年 2 月获释。
      赵通儒出狱后,经组织严格审查,恢复了党籍。西北局拟派他到城工部工作,任西北局统战委员会秘书长兼统委委员,东北局拟派他到绥远省委、内蒙古党委工作,均因病未能就任。1949 年 9 月初,赵通儒到北京向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报到,被安排到全国政协工作,后被中组部取消了任命。参加开国大典后,赵通儒先去东北住院治疗,1950 年 2 月返回西安,被安排到中央第二党校休养,1952 年底转西安常宁宫西北高干疗养院休养。1953 年 7 月 28 日,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秘书长。
       赵通儒在榆林狱中备受摧残,大脑被注入毒剂,患上了严重的“幻听”“幻视”病,终生未愈,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情驱使下,他屡有异于常人、悖于常理的言行。他对中央重用起义人员的政策颇有微词,因此被视为“对组织不满”,受到严肃处理。1954 年 6 月,西北行政委员会机关党委作出“关于批准赵通儒退党的意见”,7 月上报西北局,经中央批准,宣布开除党藉,8 月送回高干休养院休养。休养期间,他写下大量珍贵的党史资料,将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奋斗历史,生动完整地记录下来。
       1957 年后,赵通儒因家庭问题,再次受到严肃处理。1958 年 12 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作出决定,将赵通儒的待遇由行政 9 级降为 15 级,并着其回家,每月由县供给。1959 年 1 月 2 日,赵通儒在子长县接到处理决定后,决定去北京申诉。途经内蒙伊克昭盟时,遭人控告,被带回西安。6 月 13 日,被送到周至国营农场余管营站劳动教养,1961 年 9 月 16 日解除劳教。1962 年 1 月 28 日,陕西省民政厅介绍赵通儒回子长县养老,列入编外人员,按行政 17 级待遇,每月发给生活费 101.5 元。赵通儒先后向乌兰夫、习仲勋副总理写信反映情况,请求帮助。在习仲勋同志关怀下,民政厅将待遇调整为 14 级,每月发给生活费 141.5 元。子长县在实际执行中按每月 150 元对待,粮食供应由 33 斤增加为 45 斤。
      1964 年 9 月,赵通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如实反映了当年接待、安置党中央进驻瓦窑堡的情况。记者写了内参后,使他卷入了政治争论中。25 日,省委书记处作出批示。28 日,省人事局发出取消赵通儒生活待遇的通知,决定从 1964 年 10 月起,取消给他每月 150 元的生活费和公费医疗待遇,口粮按当地群众标准供应。同日,延安地委决定,禁止赵通儒编写“党史”“烈士传”,讲“革命斗争史”,并由子长县公安局严格控制他的行动。
        文革爆发后,赵通儒进一步受到迫害。1966 年 8 月 29 日,子长县造反派第一次召开批斗会,赵通儒第一个被戴上纸帽,绑到街头批斗。1967年 6 月 16 日,赵通儒接待了一名北京外调人员,来人建议他去北京找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解决问题。1968 年 9 月 28 日,赵通儒在北京闯进某外宾医院,被送到派出所审查。10 月 24 日,子长县派人将他从北京带回,县军管组作出“以法拘留呈捕”的决定,关入监狱。1969 年 9 月 20日,经延安地区革委会政法组批复,又给戴上右派帽子,送劳动教养。11月 28 日,军管组鉴于他正在监患病期间,不便劳教,报经地区同意保外就医。12 月 19 日,赵通儒不幸去世,终年 60 岁。
        1980 年 9 月 16 日,中共子长县委对赵通儒问题进行了复查,做出了撤销“以法拘留呈捕”和“右派、劳教”的决定。
                                                                                                                                                             魏建国 撰
                                                                                                                                                     2017年6月22日 改定
                                                                                                                                                            延安 去奇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