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追寻红色岁月的历史印记
时间:2019-01-24 12:32:01作者:穆小娟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8月28日,我有幸静静地走进红都瓦窑堡,细细品味这熟悉却又因司空见惯而视若罔闻的地方,边走边感受这一块有着悠久历史的红色热土的独特魅力。

穿行在瓦窑堡的大街小巷,走进瓦窑堡革命旧址、龙虎山将军纪念园、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虽不见当年红红火火闹革命的场景,但透过一张张照片、一页页档案、一件件文物,历史仿佛就在眼前,那血与火、泪与笑的悲壮岁月依稀可见。

历史在这里转折

走进瓦窑堡革命旧址,每一处院落都干净整洁,置身其中,彷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革命环境中。这里是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共政府和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在这短暂的七个月零十四天,却是中国革命走向历史转折的七个月。

“从瓦窑堡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逐步走向胜利”,瓦窑堡革命旧址的老馆长王志厚介绍说。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就是在二道街前河滩田家院召开的,坐西向东一排5孔砖窑。中间那孔窑洞里的两张八仙桌一对便成了会议桌,6条长凳就是与会人员的座椅。党中央召开的这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进行的。会后,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形成,为抗日战争作了直接的准备。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报告中指出:“我说陕北唯有两点,一是落脚点,一是出发点”。在陕北的地方中,唯有瓦窑堡具备了这两点,既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中国红军抗日东征的出发点。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将多年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改名为中央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率军东渡黄河准备实现直接对日作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将长征到达陕北的7300红军发展到了3万余人。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共产大辉煌的足迹,历史便是从这里开始转折。

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瓦窑堡是一块有着悠久历史的红色热土,勤劳勇敢、智慧淳朴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的丰功伟绩,龙虎山将军纪念园中矗立的十大将军雕像、子长革命烈士纪念塔上刻着的烈士名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瓦窑堡人秉性正义,富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他们不畏强权,经常有推翻县长的事情发生,这里具备革命的群众基础。”王志厚说。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前,以谢子长为代表的立志献身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就在此活动,创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虽然这里贫瘠荒凉,但顽强的人们与恶劣的大自然与剥削压迫他们的反动派搏斗,才在枪林弹雨中保住了这块根据地,为长征归来的共产党,为这支人困马乏的队伍提供了栖身之所。

“当时的瓦窑堡商贸往来繁荣,具备供养大量外来人口的能力。”王志厚告诉我们,仅1936年5月,西北军委办事处在瓦窑堡向群众买粮2500石,借粮2000石,合计18万斤。热情的瓦窑堡人更是给了红军无私的支援与帮助,1936年1月至6月,红军仅在瓦窑堡征兵3434名。全县上下到处展现出“母送子、妻送夫、兄弟父子争相送的参军热潮。”

红军大学、中央党校、西北办事处、邮电局、粮食部等机关更是遍布瓦窑堡城内各处。中央进驻瓦窑堡后,迅速恢复、建立、健全了各个机关,开展工作。瓦窑堡这方红色的热土,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几乎全民参与、全城出动。

如今,时过境迁、斯人已逝。然而,这些庄严肃穆的革命历史建筑、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却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次次伟大的胜利,让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那段不能忘记的岁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