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掌故钩沉 有关子长的三则歇后语
时间:2015-01-06 08:29:21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歇后语是一种固定陈式的语言,它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采取比喻的形式,后面是比喻所要表达的主题。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使主题生动,形象具体。让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在瓦窑堡,过去流传一些表达本地情况的歇后语,它活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由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这些歇后语逐步从人们的生活用语中退出。为了让这些语言流传下去,并让人们知道这些歇后语的来历,作一番钩沉工作,倒还是必要的。

                                                    天下的堡——瓦窑堡
    “天下的堡——瓦窑堡。”这是一句对瓦窑堡赞美的话。从字面分析,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瓦窑堡好,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二、瓦窑堡有名,是天下最有名的地方。那么瓦窑堡好在哪里?因何出名呢?可能有人以 “堡”字的字意去理解。“堡”是作战中的一种防御工事,以此推测,大概是因为瓦窑堡在军事上地位重要而出了名。何况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彭德怀曾以赞叹的口气说:“天下的堡——瓦窑堡。好地方!”所以人们认为瓦窑堡因军事出名就有理有据了。
    据我所知,瓦窑堡好,有名气,主要因商业繁荣而名闻遐迩的。瓦窑堡建于何时?我不知道,也并未因此 而考证。但清同治年间,回民反乱,安定县是重灾区。因此,本县境内人口锐减,百业废弃,民生凋敞。回乱平定后,龙锡庆带兵来至安定境内,安定县令阻绝龙锡庆进入安定城。因为战后困难重重,安定城中百姓无力供养龙氏所带人马,因此龙氏只得率部驻守瓦窑堡。这期间,龙氏大抓安民、整建两项大事。他鼓动瓦窑堡市民重建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瓦窑堡。他以送一筐土付两个铜板的代价,调动市民参与米粮山修建。这一方式,既解决了民困,也使瓦窑堡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百姓感激龙氏,把原中山门以东,县河以西的老城街道和米粮山市民居住区称为龙公城,城墙上刻了龙公城三个大字。并在今日东风小学旧址设龙公祠。把瓦窑堡小学到大街的这条巷叫做龙公巷。民国时期,这里设立安定第二高级小学(简称二高),所以龙公巷亦称书院巷。经过历代修建,瓦窑堡始具规模,成为商业城市。
    清末民初,陕北有四个商业集散地,称为陕北四大堡。即:安定的瓦窑堡,榆林的镇川堡,神木的高家堡,怀远(横山)的响水堡。瓦窑堡是南路货的集散地:关中的棉花、家织布,金紫坊的花炮;韩城的花椒等商品,首先运到瓦窑堡,再从瓦窑堡分散转发各县。所以当时瓦窑堡商业繁荣。
    由于瓦窑堡商业繁荣,生意兴隆,招揽了大批外地商人、工匠。他们风起云涌地来到瓦窑堡。当时来瓦窑堡的外地人中,韩城人尤多。如韩城党家在子长开了药铺,就连韩城厨师也在瓦窑堡开起了饭馆。其次山西绛州的能工巧匠、河南的砖瓦匠也都纷纷来到瓦窑堡,为本地建设、发展做出贡献。正因为如此,那时瓦窑堡工商业红红火火。真是“七十二行,打狗卖糖。”各种行当齐全。近百年过后,这些外来客户与本地老户融为一体,他们的后人,依然生活在这里。
    “天下的堡——瓦窑堡。”它之所以名声远扬,与这些外地商人发挥了作用。他们在自己的的家乡,对瓦窑堡进行大力宣扬。所以瓦窑堡名声远播。与这些在瓦窑堡外地工商界人士的传播有极大关系。

                                         南铁匠打镰刀——至这弯弯里
    这是一句赞美南铁匠制作的农业生产工具质量高,使用顺手的好话。要说清子长铁业生产情况,必须先说说子长煤炭的开采情况。在陕北有句人人皆知的顺口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说明子长的炭好,开采早,知名度高。
    煤炭生产的发展也带动了铁器手工业的发展。瓦窑堡的手工铁器生产兴起早,质量高。听老古人说:“三五年前后,瓦窑堡办过兵工厂,能够制造一种叫折腰子的枪械。因瓦窑堡的炭火好,锻造的枪栓撞针硬。”
从我记事以来,亲眼见证了瓦窑堡铁业生产兴旺发达的状况。那时中山门以南一摆溜排了一行铁匠炉,因不断发展,后来连城外的南城墙根下,也成了铁匠的世界。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铁匠炉上空,红光闪亮,在夜静人稀时刻,这里却是一番热闹的生产景象……
    那时,在老百姓谋生的七十二行中,铁匠的职业可靠,收入稳定,所以老百姓说:“一当官,二打铁。”这句话把铁匠的地位列于官员之后,可见老百姓对铁匠行业的看重。其实铁匠活很辛苦,它们成天拨弄炭火,烟薰火燎,被薰成黑包公——黑人黑脸黑蟒袍,就连他们的老婆也成了黑家女。此外到了夏天,头上太阳照,怀中火炉烤,真是其热难当;冬天,胸前红火烧,背后寒风扫,实在冷热不均。抡老锤更是紧张、繁忙的重体力活。一块烧红的铁片上钲,师徒同忙,锤声叮当,汗水直淌,不留放屁的空档。所以说铁匠挣的是辛苦钱。
    上面介绍了子长铁业生产的发展和铁器生产的状况。这就要说到南铁匠了。
    虽说铁匠活是重体劳动,但它是细活,技术要求极高。比如菜刀等刃器制造,是钢水活,老百姓叫蘸钢,专用术语称为淬火。这种工艺难度大,火候不好掌握。蘸钢硬要跌刃,蘸钢软却卷刃。所以要做到恰到好处很不容易。
    “南铁匠打镰刀——至这弯弯里。”这句话正说明南铁匠技艺高超,他打制的镰刀,斜度恰到好处,使用顺手,深受农民欢迎。米粮山南家,可谓铁匠世家,他们的部分后人,至今依然从事铁器生产。所以这句话是多年来农民对南家铁匠的赞誉。
    随着这句歇后语,又可引伸出两则歇后语来:
    “锅炉匠钍铡刀——干大活。”锅炉匠又叫小炉匠,他们虽然也算籍入铁匠行列,但他们干不了大型铁活,只能干干补锅钉缸的小把戏。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小炉匠干不了大活。二、小炉匠干了他们力所不能及的活计,让人意外、惊讶。人们在使用此语时,一般比喻了第二种语意。所以这则歇后语倒还含有褒意。赞誉了干大事的小人物。
    “铁匠的驴,驮锤货”每当五黄六月,农事大忙,夏收秋耕都要用铁器,偏偏在这紧要关头,锄镰镢头易损坏,所以农民很难分身上城修配农具。所以这时正是铁匠下乡挣钱的好机会。但铁匠下乡,负担沉重,铁匠工具,件件都是铁家伙,不像剃头挑子轻松。所以铁匠用具的搬运,必须借助畜力。这则歇后语说明铁匠的驴是驮运重物出大力的牲畜。在运输途中,往往要遭到主人的驱赶,责打。“铁匠的驴——驮锤货。”比喻出了力还要受到鞭打和吆喝。此语为贬意词。形容出力不讨好的人和事。

                                  张木匠的盖房子——大差一铆
    这则歇后语是批评张木匠干活粗心大意。
    张木匠者:三道湾人氏。生活于清末民初。他的木工手艺高超,但留给后世的传说,却毁誉参半。
    传说张木匠在清末,主持维修成功寺,那时他当然不参与修建的体力劳动,而是指手划脚,指挥其他工匠干活。好不威风。那么除此之外,他还干些什么?他还要陪同参观来客和督造官员。所以他穿起长袍马褂,长辫上结了鲜红的朱砂链子,从背后拖到地面,经常陪同达官贵人出出进进,煞是体面光彩。
    听说他为温二老爷套棺材,挣足银两,还留下美名。
    温二老爷者,名温奉之。民国年代曾出任两届县令,因排行老二,所以称他为温二老爷。温二老爷在瓦窑堡这块天地中是有名气的人物,能为温二老爷套棺材,是一般木匠可望而不可及的好事,但这件好事却落在张木匠头上。
    张木匠一心要为温二老爷套一付好棺材。但当他“咚、咚”刚干了两下,温二老爷在窑中发话了:“张师,回来抽烟。”水烟袋呼噜呼噜响,张木匠毕恭毕敬地陪主人抽了半天烟。“赶快干活。”因为张木匠没干多少活,有点心急火燎。“嚓!嚓!”张木匠还没推几推刨。“张师,回来喝水。”主人又叫了,进屋后品茶闲话,又误了大半天时光。……就这样拖拖拉拉,一付棺材套了一个多月。但棺材套的并不怎样。因此张木匠感到内疚。结算工钱,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温二老爷说:“张师不必介意,棺材入土,谁能看见瞎好。人家一定说张师是好木匠。又用了一月功夫,一定把棺材套好了。”真的,谁也不长透视眼,看不到土中的棺材究竟怎样。因此大家异口同声说:“张木匠给温二老爷套了一付好棺材。”张木匠真是名利双收。但温二老爷却得到更好名声。
    这些传说,可以说对张木匠的褒扬,下面两则传说,则是对他的批评了。
    传说张木匠曾经主持修过一座大庙。大庙山墙修好,等待上梁。用作大梁的一整根木料也修整完毕,只是长短未裁。要上大梁了,张木匠不量大梁长短,也不算计该裁去多少,只对大庙宽度(套孔)望了一眼,在大梁两头划了墨线,让徒弟们将多余的部分用锯裁下。大梁裁好,立即上梁,谁知大梁的长短正好从套孔中滚进去,两头却搭不到山墙上。“糟了,因一时疏忽,没有把搭在山墙的部分计算在内,锯后的大梁短下尺寸,怎办?”张木匠抓了半天头皮,翻遍工地木料堆,再也找不到一根能做大梁的木料更换被锯坏的大梁。他只得再指挥徒弟大锯坏的大梁上接了两个接头。主持施工的人员对此不解,问道:“原来大梁长度尽够,为什么要裁去两头,再接两铆?”张木匠说:“原来的木料不耐沤,肯腐蚀。接上另一种木料,大庙盖起能持久。”其实重新接在大梁上的木材,还是用了从大梁上锯下的那两段,只是糊弄了施工人员。明眼人一眼就看出破绽,只是当场不好意思揭穿这个鬼把戏。事后编排成这则歇后语,流传下来。
    传说名声远扬的张木匠又一次盖庙,延安府十县的木匠闻名而来,参观学习。大庙框架搭好,大梁高高架在上面,张木匠站在大梁上,决心在修整大梁时露上一手。他施出使用五花平金(锛子)的绝技,他面东背西,抡起平金,猛然180度大转身,向西砍下,踩在脚下圪节被准确砍掉,从高空飘飞而下。聚在地面的工匠们,看到张木匠有如此惊人的技艺,赞不绝口,齐声叫好。站在大梁上的张木匠听到下面叫好声,满心的欢喜油然而生,一股飘飘然的情绪使他忘乎所以,“咚、”一不留神,用力过猛,锛子不仅砍掉脚的木料,也砍穿鞋底,伤及脚板,他从大梁上掉了下来。此后虽然伤好,但走路却受到影响。
    这则歇后语,倒不失其教育作用。它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敢粗心大意。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